研究所召開2021年首次學術交流會暨
《如何做好調查研究》學術報告會
1月21日,為進一步交流思想,提高研究水平,研究所在5201會議室召開2021年度首次學術交流會。徐逸智所長、王廣宏副所長出席會議,全所30余位同志參加了交流。
一、李金亞同志匯報交流《北京2035年經濟總量和居民人均收入測算與建議》
該研究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科學選題,深入調研,合理測算了北京人均GDP和人均收入2035年目標,并提出務實性和針對性戰略舉措。該研究得到了蔡奇書記的肯定性批示,正在進一步細化研究中。
二、趙永珊同志匯報交流《2020年北京市經濟運行情況及2021年展望》
該研究全面分析了2020年我市經濟運行情況和主要特征,并對2021年經濟發展形勢進行了預測判斷,提出了主要工作措施建議。該報告得到了市發改委主任談緒祥的批示,正在進一步深化研究。
三、徐逸智所長主講《如何做好調查研究》
徐逸智所長對上述兩個研究報告表示了充分肯定。他指出,這兩個報告分別為我委規劃和年度計劃制訂提供了一定支撐,是發展改革委的核心職能,也是綜合部門話語權的主要代表。研究所作為發展改革委的專門研究機構,應自覺聚焦發展改革委核心職能,提出有務實針對性的研究支撐?!敖洕偭亢腿司杖霚y算”研究是首都現代化指標體系研究的破題,也對中央單位疏解對北京經濟社會的影響做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較為務實操作的有效建議。做好這類研究,要充分了解歷史,特別是要帶領年輕人盡快熟悉歷史,更好發揮“突擊隊”作用出好成果?!敖洕蝿莘治觥币M一步結合委領導提出的要求,結合疫情,開展深入的情景分析。同時請各部門圍繞疫情期間人口流動減少對北京經濟社會的影響、中央對平臺企業的規范監管對北京的影響等問題進行思考研究。
徐逸智所長指出,研究所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緊緊圍繞全市發展改革中心工作,全所完成各類研究任務近百項,有經費支持的研究課題8項,得到市領導批示18篇,其中市主要領導批示14篇,做出了研究所歷史性的應有貢獻,為2021年整合組建研究院打下了堅實的研究基礎,但同時新的一年也面臨著新的壓力與挑戰。所里確定今年是“基層調研年”,把以提出務實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解決實際問題作為研究人員提高能力素質的目標導向,進一步強化基層調查研究,發揮高端智庫的作用,繼續為全市發展改革中心工作貢獻力量。
結合當天的學術交流,徐逸智所長以《如何做好調查研究》為題,圍繞調查研究的意義、調查研究把握的重點和增強調查研究能力等三個方面,為全體同志講了一堂生動的研究方法論課程。徐逸智所長指出,調查研究是正確認識社會現狀和了解社會發展的基本方法,是科學制定和執行政策的重要基礎,是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的根本要求,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必要過程,是密切聯系群眾的有效渠道,是建設新型智庫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培養造就優秀人才的有效途徑。要把握“明確要求、善于選題、深入調查、精心研究、睿智謀策、認真撰寫”等六個方面,全面增強調查研究的能力。要樹立大局意識,增強把握全局的能力;要堅持解放思想,增強開拓創新的能力;要跟蹤形勢發展,增強洞察問題的能力;要務必求真務實,增強深入實際調研的能力;要學會科學思維,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要努力改進文風,增強文字表達能力。希望全所同志不怕辛苦、不厭其煩,甘于奉獻、淡泊名利,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扎扎實實,沉下心來搞好調研,為北京市發展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徐逸智所長要求,春節后各部門要分別圍繞一季度形勢,面向小行業、小領域、小區域,做一些實打實的調研,形成報告。
王廣宏副所長對會議進行了簡要總結,并要求全所同志按照徐逸智所長的要求,認真落實,做好基層調查研究工作。
附:《如何做好調查研究》
如何做好調查研究
徐逸智
充分認識調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增強調查研究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調查研究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的一項基本領導制度和工作方法。調查研究無處不在,走過,看過,還要思考過,才能形成一些判斷。調查研究的本質就是一個歷練的過程。
毛澤東曾經寫過《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尋烏調查》《興國調查》等。他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正確的調查研究,同樣沒有發言權”“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1956年,毛澤東所做的《論十大關系》的報告,明確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思想是必須根據本國情況走自己的道路,也是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江澤民也曾說過,“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span>90%的時間調查研究,10%時間討論決定”。習近平總書記更是進一步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這些充分表明了調查研究的重要性。
一、正確認識調查研究的意義
調查研究是正確認識社會現狀和了解社會發展的基本方法,是概念、論斷形成的過程,是了解實際,展開推理的過程。
調查研究是科學制定和執行政策的重要基礎,即民主科學決策的基礎。
調查研究是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的根本要求。是密切聯系群眾的有效渠道,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要深入農村、工廠、學校,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去汲取智慧。
調查研究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必要過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調查研究是建設新型智庫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環節。高質量的智力產品,不在于請名人、開大會、造輿論,而在于扎實開展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培養造就優秀人才的有效途徑??茖W性、實踐性,調查人員理論素養,專業技能,結合分析問題的科學工作態度,務實精神,聯系群眾工作作風,推動指導實踐的能力。
二、調查研究要重點把握六個方面
(一)明確要求
區別于一般高校院所,從黨政領導機關研究的性質、職能來看,要把握:
一是政策性。為領導決策提供情況和建議,是這類調查研究的基本特征。調研成果質量取決于有多少調研成果進入決策,變成了政策。
二是針對性。調查研究要服務中心工作和領導決策需要,有的放矢,聚焦重點熱點難點問題,謀在關鍵處。
三是實用性。研以致用,要區別于純學術理論探討和具體工作部署,是介于兩者之間的應用性研究?!拔目奢d道,以用為貴”,調查研究是為領導講話、政策制訂等提供重要依據和參考。
四是前瞻性。要有服務領導決策的預見性,要具備全球眼光和戰略思維。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面向世界,把握未來。關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五是操作性。對策建議不僅要有科學性,而且重要的是要有應用性,避免空中樓閣。
六是時效性。對于重要緊迫的問題,要快速反應,集中力量,及時調研?!拔漠斊鋾r,一字千金”。
(二)善于選題
好的選題是成功的一半,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勞而無功。領導提出題目后,必須全力以赴,快出成果。當好領導參謀助手,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選題目。這里要把握兩個基本點,考慮兩個因素。
兩個基本點是:一是貼近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貼近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貼近領導決策需求,即需求導向。要充分了解北京市情、實際,研究部長要成為“北京通”,對一些基本的人口、財政、產業等情況要了然于心;二是聚焦問題,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精準選題,即問題導向。比如“雙翻番”中,央企疏解這種情況,是北京面臨的特有的問題。要面向改革發展中的突出問題開展研究。
兩個因素是:一是國內外大勢走向及其帶來或可能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做前瞻性、戰略性、政策性研究;二是把握改革發展實踐中的突出問題和需要著力研究解決的問題,選題要避免一般化,注重輕重緩急,分清主次,突出重點。
(三)深入調查
首先,要用基礎調研帶動整體研究。其次,調查一定要深入扎實,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踐。要創新調查方法,事前多做功課。要通過調查會、研討會;走訪、蹲點調查;典型、抽樣調查;問卷、互聯網、大數據等各種方法,在求真務實上下功夫,將調查研究融入實際工作。比如對文化企業、文化貿易的調查,有什么問題?落地有什么限制?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要進一步向下深入,延哪?強哪?學位缺口問題,也要進一步深化。
(四)精心研究
調查不等于研究。要求是與求實結合,進行科學分析與綜合研究,認識客觀規律。按照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維,把握本質,找出規律性、普遍性的東西。
(五)睿智謀策
謀劃對策,要對癥下藥,注重實用,具有可操作性?!叭藷o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實”。比如疫情影響分析,如果今年人口春節期間離京率只有往年的5%-10%,消費能否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網絡會不會堵車?這些都要考慮。研究所不能跟風,要抓住核心詞和關鍵詞,比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指什么,國際消費中心是什么含義等,這些都要進行相對中立的研究,不能人云亦云。
(六)認真撰寫
一是搞好謀篇布局,突出主題主線,觀點鮮明、重點突出;
二是表現形式多樣化,不拘一格,內容服從形式。要“不在其位謀其位”,把握領導決策調研報告與規劃、新聞稿等的不同之處;
三是文字表達精煉,上報市領導的文稿,在3000-5000字為宜,關鍵要把問題說清楚;
四是反復修改提煉,“豐而不余一言,約而不失一辭”。研究是一個思路不斷清晰,分析不斷深入,認識不斷升華,對策不斷完善的過程。
清朝鄭板橋曾說,“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選題、調查研究、謀篇和撰寫是相互聯系的統一過程。再調查、再研究,不斷深化。
三、全面增強調查研究的能力
(一)樹立大局意識,增強把握全局的能力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要在把握大局的前提下想大事、謀大事、議大事。上報書記、市長的研究成果,就要站在書記、市長的高度去思考、謀劃。
(二)堅持解放思想,增強開拓創新的能力
調查研究貴在創新,包括新思想、新材料、新見解、新對策等等,要敢于想別人之未想,謀別人之未謀,提出新觀點、新建議。
(三)跟蹤形勢發展,增強洞察問題的能力
這取決對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情況的把握程度。要敏于觀察、勤于思考,增強敏銳性和鑒別力。知微見著,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這是研究人員最可貴的品質,也是最基本的品質。
(四)務必求真務實,增強深入實際調研的能力
求深、求細、求準、求實,來掌握第一手材料。要敢于“較真”與“碰硬”,查實情、說實話,不人云亦云,實事求是。
(五)學會科學思維,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
調查研究工作是一項根植于實踐基礎上的創造性思維活動,既要調查又要研究,要用辯證法分析研究問題,用好共性與個性的原理和方法,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定量與定性相結合。
(六)努力改進文風,增強文字表達能力
調查研究是運用科學理論探索未知,認識事物發展,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一種復雜腦力勞動,是高度依賴調研人員素質的工作。要冥思苦想,精心寫作。
總之,要不怕辛苦、不厭其煩,甘于奉獻、淡泊名利,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扎扎實實,沉下心來搞好調研。